返回章节
🧪 第20章测试
运维架构 - 检验你对DevOps理念和现代运维实践的理解
1
DevOps的核心理念是什么?
只关注开发效率的提升
只关注运维自动化
开发和运维团队的协作与沟通,实现快速、可靠的软件交付
减少开发人员的工作量
解析:
DevOps强调开发团队和运维团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,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流程,实现快速、频繁、可靠的软件交付。它不仅仅是技术实践,更是一种文化和理念的转变。
2
CI/CD流水线中,CI(持续集成)的主要目的是什么?
自动化部署到生产环境
频繁地将代码变更集成到主分支,并进行自动化构建和测试
监控生产环境的性能
管理基础设施配置
解析:
持续集成(CI)的主要目的是让开发人员频繁地将代码变更合并到主分支,每次合并都会触发自动化构建和测试,及早发现和解决集成问题。
3
基础设施即代码(IaC)的主要优势是什么?
减少服务器成本
提高网络速度
使基础设施配置可重复、可版本控制和可自动化
只能在云环境中使用
解析:
基础设施即代码(IaC)通过代码来定义和管理基础设施资源,使基础设施的配置、部署和管理变得可重复、可版本控制和可自动化,减少了手动配置的错误和不一致性。
4
在监控告警系统中,以下哪个不是设计告警的基本原则?
可操作性 - 每个告警都应该有明确的处理步骤
避免噪音 - 减少误报和无关紧要的告警
告警越多越好 - 尽可能多地设置告警
分级处理 - 根据严重程度设置不同的告警级别
解析:
"告警越多越好"不是正确的设计原则。有效的告警系统应该避免告警疲劳,只在真正需要人工干预时才发送告警,确保每个告警都是有意义和可操作的。
5
ELK Stack在日志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?
只用于错误日志收集
Elasticsearch用于存储,Logstash用于处理,Kibana用于可视化
只能处理结构化数据
替代传统数据库
解析:
ELK Stack是完整的日志管理解决方案:Elasticsearch负责存储和索引日志数据,Logstash负责日志收集、处理和转换,Kibana负责数据可视化和查询界面。
6
故障处理流程的正确顺序是什么?
故障修复 → 故障发现 → 故障定位 → 故障复盘
故障发现 → 故障定位 → 故障修复 → 故障复盘
故障复盘 → 故障发现 → 故障定位 → 故障修复
故障定位 → 故障发现 → 故障修复 → 故障复盘
解析:
正确的故障处理流程是:首先发现故障,然后快速定位问题根因,接着进行修复恢复服务,最后进行故障复盘总结经验教训。
7
Terraform主要用于什么?
应用程序开发
跨云平台的基础设施编排和管理
数据库管理
前端界面设计
解析:
Terraform是一个跨云平台的基础设施编排工具,支持多种云服务提供商,可以通过声明式配置文件来定义和管理基础设施资源。
8
在监控体系中,以下哪个属于应用监控层面?
CPU使用率
网络带宽
应用响应时间和错误率
磁盘空间
解析:
应用监控主要关注应用程序层面的指标,如响应时间、错误率、吞吐量等。而CPU、网络、磁盘等属于基础设施监控层面。
提交答案
0/8
重新测试
返回章节